翦伯讚,原名象時,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他是中國著名史學家。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並被選為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翦伯讚編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主編通用教材《中國史綱要》和《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資料》,先後發表了《對處理若幹曆史問題的初步意見》《目前史學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等重要論著。一生著述宏富,是卓有建樹的偉大學者。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翦伯讚送全家人離開南京。一家人在戰火中死裏逃生,到1938年8月,他和女兒翦心倩才在辰溪相見。當時翦伯讚在大學教書,他順便將女兒也帶到漵浦的大潭,讓她就在這裏讀書。翦伯讚教的是政治經濟學,是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講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當時聽課的人很多,不但教室內坐滿了人,連窗外都坐了幾層人。這些人擁有各種身份,抱有各種目的。他們有的是真正來受教育的,有的是出於好奇來看熱鬧的,但也有的是專門來探聽情況的。翦伯讚明知特務知道自己講這樣的課,一定會進行迫害,可他還是繼續堅持。果然,就在這個學期結束後,他被迫離開了漵浦,前往重慶。陰曆臘月三十的那天,翦家做了一頓豐富的晚餐,翦伯讚叫女兒請一些比較親近的同學來一起過年。這天晚上,家中很熱鬧,翦伯讚一直也沒有告訴女兒即將離家的事。直到初二的下午,他依依不舍地和女兒告別,帶著很少的行李走了。那樣的年月裏,他沒法和女兒細說什麽,但他的行動卻向女兒展示了自己一直在追求什麽,是為了什麽才被迫走的。
翦伯讚走後的幾個月,特務就在學校深夜進行大逮捕,入獄的學生有十餘人,他的女兒翦心倩也被扣留,直到一周後才被放回學校。心倩回到宿舍,才看到父親留下的書籍被翻得遍地都是。不到一周,學校當局又來人搜查,並將翦伯讚剩下的全部書籍抄走。在這幾個月中,翦心倩沒有間斷地參加了學校抗日救亡的宣傳工作,直到後來被學校開除。被開除後的心倩在巴縣歇馬場找到了父親。翦伯讚見到女兒後,不但沒有批評她,反而安慰她,鼓勵她,說她為抗戰做事是正確的。因為反動派奪走了女兒上學的機會,翦伯讚很氣憤,他不顧白色恐怖的危險,寫了一封信給校長魯滌平,痛斥他迫害進步青年的反動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