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最難的是可持續地讀到好書

對於喜歡讀書的人來說,讀到一本好書無疑是幸福的。好書是什麽樣的書?除了曆經時間淘漉而曆久彌新、穿越時空的公認的經典外,其他的還真不好說。因為這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價值評判,全憑讀者的閱讀感覺而定,好比幸福是因人而異,基於不同主體的感覺那樣。你說這本書好,別人可能認為平平、一般,甚至很爛。你說這本書不好,別人可能認為還不錯,甚至很好。這些都是可能的。所以評價書好與否,實在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認定和選擇的過程。

何謂好書?

我們可以基於主觀立場,從適合、實用的視角去打量好書的模樣。第一,好書是適合你的書。適合你,意味著書的內容與你的職業、專業契合,是你熟悉的專業領域和經驗範疇內的文本。換言之,如果這本書與你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沒有交集點,那對你而言,就無所謂好書。還有就是書的難易程度需要的理解張力,在你掌控的區間、平衡範圍內,不是那種難——根本讀不懂,易——又太“小兒科”的執其兩端的書。第二,好書是你能從中學到東西的書。這不免有些功利,但又何妨?如果你讀了一本書,沒有從中學到東西或隻是學到一點可憐的東西,那即便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家、是頂級的“腕”,你會說它好嗎?反正我不會,還會罵它是浪費人時間的垃圾書。反之,如果你能從中學到東西、獲得啟迪,而“玉成”了自己讀書的初衷,你就應該認同它是一本好書,並從心底感謝這書、這作者!

然而,現實當中這樣的好書並不容易得到。不是沒有,而是信息不對稱,你不知道它的存在,上哪兒去找呢?還有就是爛書太多,垃圾書太多,魚目混珠,濫竽充數,你不知道哪本是好書,哪本是垃圾書,無從甄別。有的書看著名字挺好的,買回來一看內瓤,敗絮其中。更令人憤慨的是,現在書店裏的書多是塑封的,不允許拆開看,隻能看書看皮,買書靠蒙。真的有點像舊時娶媳婦,不揭蓋頭不知對方長得啥模樣,揭開蓋頭再醜也沒轍。好比賣衣服不允許試穿,這樣的霸王銷售不知能橫行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