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讀書:讓力量植入心靈

開卷與擇卷

“開卷有益”是古人砥礪人們勤奮讀書的一種言說,很長時間以來,它都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詞,在激勵人們多讀書和傳承文化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時至今日,如果再籠統地說開卷有益,就有誤導眾生之嫌了。一是這年頭如稗草一樣瘋長的壞書太多了。這些空癟的雜草,對人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如不殳除,還會影響稻穀的生長。二是設使人們不加選擇地讀了一本壞書,不僅影響自己的精神發育,而且會占用和浪費我們讀一本好書的時間。三是這年頭即便我們能將壞書撇除掉不讀,那書還是太多了,根本不可能讀得過來。如果我們讀的是自己不需要的、不適合的、不中用的、可讀可不讀的書,那它又有多大價值和益處呢?恐怕與我們的付出相比,並不能取得應然的回報。基於此,我們隻能將這個實然性的直接斷定的詞,改成或然性的“開卷可能有益”的說法,但不加選擇地盲目開卷,絕對無益。

擇卷的意義

擇卷是“挑食”和精選的過程。“挑食”,即挑你喜歡吃的食物,它說明你身體需要它。麵對“知也無涯”的書山卷海,你不“挑食”,讀得過來嗎?茫茫書海,適合你的書永遠隻是冰山一角。多了,你根本不可能讀完,所以必須精選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這有緣的一角。

擇卷是對抗“讀書無用”的利器。朱永新教授說過:“知識之所以沒有產生力量,不是因為‘讀書無用’,而是因為‘讀無用書’。”事實確乎如此。我們常常因為不擇卷,讀了無用書,沒有感受到精神成長、知識的力量,覺得讀書不過如此,並不像人們宣傳得那麽神奇、有用。其實,並不是知識沒有力量,也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讀的書無用,以致遮蔽了讀書的功效。比如,你淨讀些娛樂淺俗性的文本,意在獲取一些新聞八卦類的信息,這樣的讀書除了為你誇誇其談增加一些賣弄的談資,其他的作用確實不大。我們卻因讀錯書而怪罪讀書錯,實在是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