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兒童的言行
62.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為什麽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很多學習障礙患兒都不會主動去選擇學習,不會主動完成作業或者主動去上學,很多家長也感到非常疑惑。其實在心理學理論中,孩子這樣是因為缺少學習動機。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麽是學習動機,動機是目前學校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中心課題,它是由一定目標或對象所引導、激發和維持的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所以說,動機必須有目標,目標能夠引導個體行為的方向,並且提供原動力。個體對目標的認識,由外部的誘因變成內部的需要,成為行為的動力,進而推動行為。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繼而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並導致行為朝向學習目標的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已有研究證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較學習動機弱的學生更能堅持學習,且學習更有成效。
研究證明,學習動機水平低是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和普通學生在學習動機上存在極顯著的差異。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更容易表現出對學習缺乏興趣,尤其是對某些科目常表現出厭學、怕學或應付了事。
一方麵,對於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中遭遇失敗的可能性大,習慣性的學業挫折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懷疑自己為克服障礙所做的努力,於是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容易對任何事情都采取放棄的態度,貶低努力的作用,從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習得性無助是指一個人經曆了挫折和失敗後,麵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的習得性無助表現為在學習時毫無動力,缺乏進取心,遇到挫折時傾向於放棄,乃至對力所能及的任務也不能勝任,認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