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兒童學習障礙100問

64.如何提高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自我效能感?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卻因為經常性的學習失敗,導致更不愛學習了,很多家長也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麽辦。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當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體驗過一次成功後,他們會表現得非常樂觀積極,相應的成功體驗也可以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和價值,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學習動機,更加想要去學習。因此,家長或老師應該幫助兒童體驗成功。

許多研究證明,在進行課業補習的同時,進行針對低自尊的心理幹預是提高學生應對問題和適應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讓缺乏控製感的學習障礙患兒感覺到自己除了被動地生存,還可以擁有內在的控製力量?那就是幫助學生有效地應付與學習有關的挫折和壓力,去經曆成功,讓這種經曆成為他們自身的經驗。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達到這一目標。

★設定合理目標

學生通過努力達到目標可以使自我價值感得到提升,但是設置何種難度的目標效果則不盡相同。設置目標時要避免目標太高,不符合學生的發展現狀,但設置較高的目標與好的學業成就有很高的相關;而設置太容易實現的目標通常會導致學生們以為教師對他們取得較高水平的學業成績沒有信心。如果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報有較低的期望,會使他對自己學習問題的解決也缺乏信心。因此,家長或教師要幫助兒童學習如何根據自身的能力確立合適的目標,學生需要通過一些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便是中等適度的目標。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家長或教師要始終強調學生們自身努力的重要性。

★承擔家庭或班級工作

具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雖然在學業上經常遭受挫折,但當他們感覺到家長或教師願意將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分配給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高興。因為那表明了家長或教師對他們某些方麵能力的信任,這可以作為對他們能力認可的一種補償方式。這些事務性的工作可以是外出時幫助家長拿東西,在家長幹活時搭把手,幫助教師分發作業或傳遞口信,作為教師的助手幫助其他同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