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兒童學習障礙100問

68.家庭和父母如何影響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人格發展?

家庭是兒童人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家庭心理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父母的評價等都影響著兒童人格的形成。

從家庭環境來說,學習成績優良兒童與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父親文化程度、職業及教養方式存在明顯的差異。學習成績優良者,父親的文化程度與職業地位高於學習障礙患兒。學習障礙患兒更多生活在父母關係緊張的家庭中。

父母的教育態度會影響子女對自己生理特征、道德倫理價值觀、自我能力、自我形象、作為家庭成員的勝任感、與人交往中的價值感和自我信任感等的理解。這種理解的結果會決定兒童是接納自己,還是拒絕自己。父母教育態度的一致性、父母期望、父母關係和家庭結構對學習障礙患兒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均有較大影響。尤其是父母教育態度、父母關係對兒童自我概念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父母期望與兒童行為問題顯著相關。

父母教養方式也是決定學習障礙患兒健康人格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溫暖的教養方式有利於促進健康人格的發展,懲罰嚴厲、過分幹涉和拒絕否認的教養方式對健康人格的發展有較大的消極影響。父母對孩子學業、運動能力和親子關係的評價與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有緊密的正相關。所以學習障礙患兒在形成自我認知的過程中表現出一種偏狹的傾向,他們容易誤會社會性暗示,對信息做出不準確的解釋,依據關係並不很大的個別方麵來形成某方麵的自我認知和評價。

因此,在對具有學習障礙的兒童的學習動機與情緒的發展進行教育矯正時要從家庭入手。作為教師,需要與父母保持定期的聯係,多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教育工作。不僅要讓家長了解家庭對於改變學習障礙患兒的自我概念、社會技能和行為問題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讓家長了解怎樣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兒童人格與情緒的健康發展,以及如何才能為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