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規模
(一)高等教育投資規模迅速擴大
20世紀80年代,我國經濟體製改革不斷深入,資源配置的方式也由計劃調配轉向以市場調節為主。我國教育投資體製開始由單一中央財政撥款改變為中央和地方分別投資的財政體製。1985年國家頒布實施《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第一次提出教育投資“兩個增長”的要求。開始允許在高等教育階段招收自費生和委托培養生,並對統招生收取一定培養費。同時又明確提出了改革獎學金、助學金製度,這些措施的實施激發了各級政府對高等教育投資的積極性,使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成為可能。1985年河南高等教育財政投資為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83.61%。1986年在原有投資規模的基礎上比上年增長了28.64%,達到了1.4億元。1987年,在非義務教育階段推行成本分擔和補償製度,並鼓勵高校采取多種形式辦學,增加社會服務項目以拓寬學校經費來源,普通高校的辦學主動性得到了釋放。1988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投資規模迅速擴大,達到1.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1.03%。到1989年,各地高校開始收取學費,並允許根據學生家庭經濟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收費標準。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推廣實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河南省的高等教育投資規模再上新台階,突破2億元達到2.27億元,在1988年高等教育投資規模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又增長了42.06%(見圖6-1;表6-3)。由此可知,高等教育投資體製的一係列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廣與實施,使河南省的高等教育投資規模迅速擴大。
圖6-1 河南省1985-1992年高等教育投資規模
表6-3 河南省1985-1992年高等教育投資規模及生均校舍情況
(二)生均支出穩中有升
1985-1988年,河南省高校生均教育經費保持穩定增長,生均支出分別為1746元、1847元、1885元和196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38%、5.76%、2.09%和4.36%。1989年,隨著教育投資規模的迅猛增長,生均教育經費也得到大幅度提高,達到了2907元,比上年一次性提高了47.72%,使河南省生均教育經費由原來的2000元左右,提高到了3000元左右。1992年河南省生均教育經費達到了408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