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等教育投資政策有效性研究:來自一個省的數據

二、經濟可行性

1993年是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關鍵一年,黨中央出台了一係列經濟領域的方針政策,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內經濟體製改革和發展的重點。

1993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後五年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的關鍵性五年。報告提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要求從1993年起要力爭在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製、發展各類市場、價格機製改革、勞動工資製度改革、社會保障和城鎮住房製度改革、改善和加強宏觀經濟管理等方麵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1993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進一步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框架,這是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進行經濟體製改革的行動綱領。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建設,20世紀末,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表7-1 我國高教投資占財政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比重

河南省充分抓住這個時期的有利時機,在經濟體製方麵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得經濟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過幾年的發展,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由1993年的1660億元上升到1998年的4 30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老百姓在思想上已經接受了繳費上學的理念,並且在經濟上具備了支付高等教育學費的能力。這些都為高等教育投資體製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表7-2 1993-1998年河南省國民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和生均學費支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