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導熱性極大,它的導熱性比空氣的幾乎大到28倍,並且有較高的容熱性。因此,水能從身體表麵帶去大量的體熱,從而引起皮膚血管的防禦收縮。血液充入內髒器官引起血壓的增高和心髒的劇烈活動,隨後皮膚血管擴張,血液便有力地充入皮膚。因此,當人們跳入露天遊泳池遊泳時,在最初的一瞬間會感到很涼和呼吸困難,但很快就會有皮膚發熱的感覺(經過0.5~1分鍾)。假如皮膚接觸到水時的發冷感覺延長至2~5分鍾,則皮膚的血液循環發生停滯,同時出現皮膚發青和全身發冷。
水對於身體調溫的這種強有力的作用,一方麵說明水有鍛煉身體的作用,但在同時也要求在利用水進行鍛煉時,特別是對於學齡兒童和較幼小的兒童,都必須采取格外仔細的態度,並且要逐步地來進行。
用水鍛煉身體,開始時是在早晨用濕布或毛巾摩擦皮膚(最好在清晨做完體操後實施),最初實施水的鍛煉時的水的溫度應為28℃~30℃,之後將水的溫度逐漸降低0.5℃~1℃,降低到跟室內溫度(15℃~17℃)相同時為止。
摩擦按下列次序以迅速的動作實施:由腕部起到肩部止的一側上肢,隨即用幹毛巾擦幹,然後擦另一側上肢、胸部、腹部、背部、下肢部。摩擦的同時還須用幹毛巾用力地摩擦皮膚,這樣就能使血液充進皮膚,而使身體發生溫暖的感覺。
當皮膚已經習慣於每天的摩擦時,就可以換另一種衝洗的方式,即用水勺、噴壺或淋浴器讓水衝澆全身,隨後用毛巾以迅速的動作摩擦全身。衝澆全身時最初用的水的溫度為28℃~30℃,以後逐漸地降低水的溫度,一直降低到室內溫度。
如果河、湖的水的溫度達20℃,則可以讓兒童在那裏沐浴。在水中停留的時間不得超過5分鍾,同時必須使兒童在水中活動。假如學生已經學會了遊泳,則可以讓他逐漸地延長沐浴的時間到10~15分鍾,但必須考慮到水池的水的溫度。沐浴最好在日光浴後實施,沐浴一日隻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