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顧明遠文集.第二卷:基礎教育

世紀的回顧與展望[1]

——中國教育的發展前景和任務

我們已經跨入了21世紀。對於我們這些在20世紀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不禁浮想聯翩。20世紀是在世界風雲變幻中走過來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苦難,但正義總是會戰勝邪惡,侵略者均以失敗告終,人民贏得了勝利。我們期望著21世紀能夠持續和平,全人類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20世紀是創新的世紀,科學技術有了迅猛的發展,它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為人類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並把人類帶入了信息化的新時代。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像科學技術製造了許多戰爭的武器,工業化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道德滑坡,這些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但我們相信,21世紀更是創新的世紀。人類已經認識到和自然的關係,認識自己的使命,將依靠自己的創造克服20世紀存在的種種弊端,解決疑難病症,提高人文精神,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20世紀世界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並經曆了激烈的變革,它對20世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21世紀,教育將有更大的發展,它將為科技創新提供最重要的基礎。同時,教育將不再隻是教人們學會謀生的工具,而且將會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習將伴隨著人的一生。

中國的教育在20世紀有了空前的發展。中國現代教育製度是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戰艦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後,才從西方引進來的。如果從1902年清政府頒布《欽定學堂章程》算起,現代教育在中國正好實施了一個世紀。這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經曆了三個曆史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清末和民國時期。雖然現代教育製度得以建立,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教育隻是少數人的專利品,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學齡兒童的入學率還不足20%,而文盲人數卻占總人口的80%。第二個時期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78年。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廣大工農群眾及其子女享受到了教育的權利,新中國的教育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於受到“左”的思想的幹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思想始終沒有樹立起來,教育發展受到極大的限製。隻有到第三個時期,也即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教育才進入一個健康發展的新階段。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確立了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我國教育得到蓬勃發展。到20世紀末,全國基本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上掃除文盲。在占全世界總人口1/5的大國中達到這個“雙基”的目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不僅將對中國21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使中國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將對全世界社會的進步和繁榮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