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研究方法

二、人類學研究的客觀性

筆者在前麵介紹有關人類學研究的特點時談到過,人類學研究強調研究者本身是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本人的價值取向對人類學研究有重要的影響。事實上,在許多人類學研究中,即使是麵對同樣的研究主題,不同的研究者往往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導致這種結果一方麵,可能與研究的具體情境有關係;另一方麵,也可能跟研究者本身的素養、知識結構、理論視角以及價值觀有很大關係。也正因為如此,人類學研究結果的客觀性問題會經常被人質疑,甚至有人對人類學研究的科學性也產生懷疑。

人類學研究的客觀性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社會科學中的質的研究方法和實證研究中的量的研究方法的邏輯不一樣,質的研究本身並不致力於探究那些可以重複和推廣的規律,它注重的是對社會現象做出研究者主觀的解釋,這種解釋是基於研究者自身在特定的情境而得出的,不具備推廣和預測的功能,也不存在所謂客觀性的問題。人類學研究作為質的研究的一種,其研究特性同樣不存在所謂客觀性的問題。從研究對象來看,人類學研究經常選擇獨特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許多研究對象都有某些特性是別的研究對象所沒有的,這決定了基於這些研究對象的發現是不可能對其他研究對象進行預測和推廣的。而從研究者本身來看,不同的研究者的學術素養、知識儲備和價值觀都有差別,即使是研究者從事的同一主題的人類學研究,因為研究者本身個性品質的差別,也決定了這些研究不可能存在完全一致的研究發現。既然同一主題的研究,研究發現都是千差萬別,那麽,討論研究的客觀性也就沒有意義了。對於人類學研究而言,隻要研究者選題可行,田野工作紮實,搜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科學,這樣的研究基本都是可信的,其結論都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