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果
我能區分自豪和自誇的區別。
我知道自誇會使別人感到不舒服。
·課前準備
(一)教學場地及材料準備
教學場地布置為小組教學形式;每名學生準備一張小紙條,小卡片紙(一張寫“是的”;另一張寫“但是”)。
(二)教學組織與實施準備
本節課“自豪和自誇”是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本專題下的“自豪”主題的延續和擴展,目的是讓學生能分辨自豪和自誇,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自豪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感,贏得別人的尊重,自誇則會讓別人不舒服和嫉妒。
(三)教學組織方式概覽
熱身活動:誇誇我自己。
主題導航:自豪和自誇的區別。
探究與體驗:自豪和自誇不同的心理表現;編寫並分享故事。
總結與反思:探討嫉妒的想法。
·學習過程
(一)熱身活動:誇誇我自己(4分鍾)
教師請每個學生在紙條上寫上一句誇讚自己的話。
輪流上台匯報。
“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特殊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取得成功的經曆,這些經曆會讓我們的心理有不同的變化。
“這些成功的經曆是令自己自豪的事,但有些同學誇讚自己的話裏,讓人感覺像在炫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誇。
“自豪是指自己感到光榮,有成就感,表現為信心充足、有實力,是一種正麵的能量。
“自誇是指自己誇獎自己,表現為自負、自滿和自大。例如,我們常說的,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教師提前對自豪和自誇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並在活動中及時發現學生誇讚自己的是自豪還是自誇。
(二)主題導航:了解自豪和自誇的區別(6分鍾)
“有時候人們高談闊論他們已經得到或者已經完成(即使他們沒有)的事情,是為了讓別人嫉妒、贏得別人的尊重或使自己感覺更好。下麵的場景中,哪些情形是有人在自誇?哪些情形是有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