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級建設與年級建設
班級是學生學校生活的細胞,也是學生成長不可忽視的土壤。年級則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基本層麵,直接麵對各班級的工作。對於學生工作負責人而言,其針對班級與年級建設的管理工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指導建立班級、年級工作的整體結構。這既包括形成班級與年級建設的內容結構,也包括方法、策略結構。對於當代中國班級建設改革而言,其內容構成包括崗位建設與小幹部培養、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活動開展、跨班級交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與社區和家庭的互動等。對於年級建設而言,直接和學生發展相關的,包括跨年級交往、年級學生自我管理、年級主題活動開展等內容。上述結構能夠幫助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形成清晰的工作內容,改變散亂無章的工作狀態。就方法與策略結構而言,則要指導班主任與年級組長在重心下移、結構開放、動態生成、評價反饋等方麵,形成適合學生年段特征與成長需要的教育方式與方法。
二是鼓勵、支持班級、年級的教育實踐活動。內容結構隻有進入到實踐體係中,才能真正實現育人價值。學生工作負責人要通過研究、交流、合作等方式,通過具體的研討活動、觀摩活動、評價活動的開展,鼓勵、支持班主任與年級組長的工作變革。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提供智力支持,以專業的力量幫助班主任、年級組長做“成”事。
三是推動實現資源的匯聚與輻射。學生工作負責人有可能、也有責任在學校層麵整體認識各班級、各年級的獨特,捕捉發展中形成的新資源,匯聚為學校層麵的核心資源,培育學生工作改革與發展的新基質;進而通過管理和領導活動,實現資源在本校、乃至於本區域內的輻射。這既為班主任、年級組長的發展提供學校的平台,促成積極的反饋;也能以內部的生成,不斷發展本校的綜合特色,推動形成更為整體、豐富的學生工作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