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管理學

二、學校績效管理及其相關概念辨識

(一)學校績效管理的理論內涵

在學校績效管理中績效是其中的關鍵概念,因此在研究之前有必要對績效的概念內涵追本溯源。在《新現代漢語雙語詞典》中,績效指功績、功效,例如經營績效、績效顯著。[16]雖然在這裏它的內涵相對簡單,但是其明顯包含著“績”和“效”的雙重意蘊,這也早已成為績效研究中的共識,績效不僅包含著所取得的成績、成就,而且也指取得這些成績、成就過程中的效率和效果。與漢語績效相對應,英語中使用“performance”一詞來表達,它包含著演出、執行、成就和性能的意思[17],以此看出,盡管“performance”的外延較之於漢語中的績效要大一些,但是它們在成就和性能方麵的表達上基本保持一致。而且,在實際的學術研究中人們並非全部接受詞典中的解釋意義,而是有著不同的個性解讀,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不同的學科中,甚至在同一學科之內也存在著迥異的理解。

在管理學尤其在企業管理研究的視野中,績效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學術話語。通過對管理學中績效界定的文獻梳理可以發現,早期的研究一般認為績效包括兩種內涵:一是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即工作的成績和經營的成果,它主要指企業在一定時間利潤收益的獲得、生產目標的實現等;二是組織和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基於以上兩類研究內在的不同特點,它們也被管理學界稱之為績效成果論和績效行為論。然而,後來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績效不僅是指單一的過程抑或結果,而應該是兩者的綜合。從字麵上來看,績效中的“績”是指業績,即員工的工作結果;“效”是指效率,即員工的工作過程。[18]現代管理學研究也更傾向於包括過程和結果的觀點,即績效一般可以用“結果(做什麽)+行為(如何做)=高績效”[19]的等式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