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管理學

三、學校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完善學校發展路徑

在學校發展中難免會出現問題,例如在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抑或後勤管理中經常會遭遇可預測或不可預測的困境。在傳統的學校管理者看來,在問題產生之後,主動去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解決問題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工作方式,然而對於現代績效管理理論而言,不僅僅要求能夠清晰地掃描出此時學校運行中的疑難,更重要的是在問題尚未造成較大危害之前就能防微杜漸,把消極因素扼殺在搖籃之中。績效管理通過自下而上、周期性地提交績效報告,通過各級管理者的定期評估,清楚地反映了整個組織重要的經營管理活動,實現組織對績效目標的監控實施,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及時發出信號,避免問題嚴重化。[32]在績效管理理念和技術的支持下,學校發展和變革就猶如安裝了一套反應靈敏的預警係統,一旦在某一時間某些部門出現或者可能出現問題時,績效管理係統就立即拉響警報,學校管理者也就能夠提前進入現場進行解決。同時,學校績效管理的應用環節也成為學校改進的強力推手,當經過績效管理計劃、實施和評估之後,學校在對當前存在的缺陷有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認知之外,還獲得了自身發展中的諸多優勢和未來機遇的理解。基於此,學校管理者就可以在績效管理應用環節實現改進學校管理和完善學校發展路徑的計劃。

(二)提高學校績效水平

科學合理的學校績效管理能夠積極地提高學校績效水平,這主要通過兩個維度予以體現:人和組織。首先,學校績效管理促使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提高個人績效。對於學校管理者而言,通過績效管理過程可以大大節約時間成本,減少時間和精力無謂的浪費。當前校長最經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忙啊,最近太忙了。”這話聽起來似乎不無道理,作為學校最高級別的行政負責人,校長不僅要承擔起學校內部人事、財務、教育教學、科研、後勤等所有與學校相關的事務,而且還要負責與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外部社區或家長的聯係,從這一點來說校長的確是一個非常繁忙的角色。然而,績效管理理論能夠告訴校長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哪些事是工作的重點,哪些事是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的,從而讓校長們逃離瑣碎事務的困擾,集中精力去思考關乎學校生存、發展和變革的重大問題。對於教師而言,他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可能麵臨很多困惑,例如自己的教學有無獲得領導的認可,是否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還有無再進一步的空間和機會,在學校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正在遭受著其他因素的困擾等。績效管理過程要求學校管理者定期與組織成員進行工作和生活議題的麵談,在這種麵對麵的交流過程中,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清晰地表達出來,從而順利走出各種困惑的樊籠。當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在績效管理中能夠清晰地認識自我,認識到自己在學校中所處的位置之時,那麽也就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麵提升也就成為可能。其次,績效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績效,同時對組織績效也大有裨益。當前一些學校發展過程中凸顯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對教師和學生明確的、合理的獎懲標準;學校發展規劃的具體內容不符合本校發展的實際,流於形式;不能認真對以往的問題進行深刻的總結和反思等。針對這些問題,學校績效管理能夠幫助學校管理者思考比較有效的改進路徑,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例如,學校管理者能夠在學校績效管理流程中,根據在某一時間段對學校發展規劃的績效考評,發現並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整個學校發展規劃的設計和實施流程進行合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