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等教育卷

五、高等教育投資體製改革強化了高校的成本意識,推動了高校辦學效益的提高

高等教育投資體製改革中的“預算包幹,結餘留用”的財務管理製度使得高校能夠把提高辦學效益同其自身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努力節約開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各高校都逐步建立健全了經濟責任製和財務管理製度,比較注意節約經費的支出,積極組織收入,對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都加強了管理,綜合平衡,妥善安排。許多高校還在便於統一調度、合理使用、保證重點和留有後備的原則下,對預算資金中的各項公用經費,在高校內部各係各單位實行包幹辦法,進一步調動了各部門和各單位的積極性,精打細算,節約使用。更重要的是,這項改革提高了校級領導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加強了財會工作的領導,注意更好地貫徹艱苦奮鬥、勤儉辦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方針。許多高校還對全校教職工各類人員製定了工作量定額和崗位責任製,並建立了適當的獎懲製度:對於堅持勤儉辦學,積極挖掘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麵潛力,確實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經濟效果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適當的獎勵;對於那些嚴重不負責任,花錢大手大腳,使國家資產受到損失或造成積壓浪費的單位和個人,則給予必要的處理。這些改革措施極大地強化了高校的成本意識,推動了高校辦學效益的提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