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教育改革開放40年:高等教育卷

七、高等教育投資體製改革改善了社會資源分布的公平

高等教育投資體製從單一的經費籌措渠道向多渠道轉型,除了為應對高等教育旺盛需求下的高等教育經費緊張外,很重要的一個理念是為了實現更大的高等教育財政公平。我國的高等教育係統實施的是嚴格的高考選拔製度,入學機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考生的高考成績來決定的,而高考成績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所接受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由於經濟發達地區及富裕家庭的孩子較經濟不發達地區及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受較高質量的中小學教育,因此,前者在高考競爭的起跑線上往往處於優勢。如果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通過稅收來承擔,那麽隻能是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占用了大量的公共教育資源,這就意味著是窮人在對富家子弟接受高等教育進行補貼。實行多渠道籌措經費後,當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資源保持不變時,生均公共資源的占有量將減少,這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從而實現公共教育資源在社會成員中配置的結構性公平;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一定時,生均公共教育資源占有量的減少意味著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總資源可以減少,政府便可以將更多資源向基礎教育傾斜。因此,多渠道籌措經費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共教育資源在全體社會成員中的公平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