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製是管理體製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學校管理中應注意五個方麵:分工合理;職責明確;要求規範;考核認真;賞罰分明。具體而言,分工合理是指管理者依據崗位要求,合理調配崗位的職責內容及範圍,做到崗位內容與崗位間工作量與責權的適度;職責明確和要求規範是指,通過相關崗位製度,明確崗位內人員擁有的權力,需承擔的責任,做到權與責的匹配與對等;考核認真是指對崗位內人員職業狀態與職業行為結果進行價值判斷時,以認真和嚴謹的專業精神,運用科學、規範的評價方法,進行合情合理的崗位考核;賞罰分明是指領導者依據崗位製度要求,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的績與錯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獎勵或懲罰,目的在於規範行為、改正問題、激勵發展。
案例分享
到底誰該去取書?
開學之後,學校教導處接到了書店的取書通知。前幾年是由教導處通知各班自己去取,這一次,教導處王主任將任務轉交給了總務處李主任。李主任正在忙著修整操場,拒絕去取書,兩個處室之間產生了分歧。王主任說,取書這件事本應該就是總務處的事,原來總務處人手少,學校沒有車,也就免除了責任。今年的情況有所改變,學校購入了新車,總務處人手也增加了,作為服務部門,取書是應當應分的。李主任說,總務處以前沒有負責過這項工作,取書是與教學有關的事,應該由教導處負責。
資料來源:蕭宗六.學校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7.
案例中,兩位主任都是從自己部門利益角度爭論,沒有考慮到學校的整個大局。究其根本,是學校管理者沒有對各部門進行合理的責任分配,沒有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製訂應對方案。
部分學校在事務管理過程中多采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妥協做法,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時,往往是“各打五十大板”,而不是通盤考慮,認真思考如何避免這些左右相關、前後相連的工作出現失誤。為此,校長必須要求各職能部門樹立責任意識,工作到位的意識。同時加強人際關係的協調,建立和強化各部門間的良好關係。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把各項工作視為有機整體,樹立全局觀念。在幹部分工上,保證工作有人抓;在教職工的力量配備上,保證各項工作有人做;在活動內容和時間安排上,保證各項工作都占有應有的地位,做到既突出重點,又能統籌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