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民辦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對話】 教育需要慢慢來

——訪陳藝東

李雪然

從大學教師、證券公司高管,到現在的民辦教育機構領軍人,陳藝東的職業生涯有過幾次轉型,當下這份事業是她最為熱愛和癡迷的。

投身教育領域15年,能堅持做下來,她說,一源於自己確實喜歡孩子,二來在與孩子們的相伴中,自己也收獲了成長——獲得了在當下這個時代難得的“慢心態”、不疾不徐的“匠人”心態。

一切根源於對孩子的理解

多年代理國際知名教育品牌,讓蕃茄田藝術的創始團隊成為改革開放後國內接觸到國際教育理念並付諸實踐的人之一。“蕃茄田藝術的創立和成長,都建立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理解和尊重之上。”

教育在線:2010年創立“蕃茄田藝術”,在國內兒童藝術教育領域,算不上早,但如今卻享譽業界。當年如何想到要創立蕃茄田藝術?

陳藝東:蕃茄田藝術是精中集團旗下品牌。精中集團進入兒童教育領域是從代理金寶貝等知名教育品牌開始的,蕃茄田藝術的創始團隊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後較早接觸到國際教育理念和實踐的一群人。在這個過程中,從對兒童心智、認知、體格發育成長的規律和需求的理解出發,我們認識到早期的創意思維和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教講敏感期,也就是說孩子在某些特定年齡階段特別適合發展某些方麵的能力,如果抓住這些敏感期,給予適當的支持和指引,在孩子能力的培養上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3~8歲,正是孩子好奇心特別強烈,想象力格外豐富的時候,蕃茄田藝術在這樣的關鍵階段切入,就可以及時帶給孩子們需要的幫助,激發他們的潛能;懷著這樣的想法,我們創辦並發展起了蕃茄田藝術。

教育在線:在藝術教育的大門類中,蕃茄田藝術為何選取了美術教育?對於美術教育,蕃茄田藝術的教育理念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