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做有溫度的教師

(一)每個孩子的頭頂都有一方天空

最了不起的外出,並不是去北極那樣遙遠的地方,而是走不出自我。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更要懂得:成長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孩子們喜歡各種活動,願意在這課堂之外的活動中展示自己,我努力做到“尊重、相信”他們,“親近、了解”他們,變“包辦代替”為“引導放手”,努力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比如,在上次參加海澱區中隊會比賽“爺爺與我談變化”的主題隊會活動中,我完全信任孩子一定會用他們的智慧,用他們的內心發現身邊的變化,於是我沒有對他們過多的幹涉,隻進行了必要的指導。他們自發的分成了三個小隊,每個小隊確立了自己尋找變化的方向,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在地鐵上,他們就像個記者,采訪乘客地鐵的變化,走進社區調查小區的變化,回到家裏,與爺爺奶奶交流變化,他們把自己精心收集的資料,通過PPT、相聲、歌曲、快板等形式展示出來。每個孩子在這次隊會活動中都得到了鍛煉,原本上課都不回答問題的學生,現在大大方方地介紹起了他搜集的有關學校的變化,平時不愛表現的孩子這次說起了快板,對於學校活動並不熱心的孩子,這次也畫了漂亮的手抄報,在他們的積極參與下,這次主題隊會搞得豐富多彩,意義深刻。孩子們的個性在活動中得到了展現,他們的自信油然而生。

在參與學校組織的讀書節活動中,孩子們更是積極參與,經過研究、策劃最終確定了音樂情景劇《守株待兔》。節目確定了,可是人數有限怎麽辦?孩子們就是聰明,他們把所有學生分成了演員組,道具組,後勤組,各負其責。每次排練學生們都積極的參與,後勤組幫助布置演出場地,道具組負責準備頭飾、鋤頭等,小演員們沒有了後顧之憂,全心投入到表演中,在學校的演出中,我們的節目得到了領導老師同學們的一致肯定,效果非常好。尤其要說的是我們班的一名隊員,原本是道具組的,但是在排練中,發現需要一棵大樹,這棵樹從開始演出到結束都不能動,要堅持八分鍾左右,他知道了主動要求參與大樹的表演,最終堅持了八分多鍾,要知道他平時上課兩分鍾都堅持不了的。我想他在為自己積攢力量,他必定能像一棵大樹一樣挺直腰板,成為棟梁之才。因為這個節目效果很好,於是我們又參加了北京市中小學生藝術節戲劇類比賽。人數再次減少,這次隻能上八個人,被再次裁下的學生沒有怨言,他們仍然積極的幫助準備道具,最終我們取得了一等獎。孩子們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想把這張獎狀分成一塊一塊的,把榮譽和幸福攥在手裏貼在心上。”孩子情感的樸實與豐厚,體現了對我們這個集體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