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做有溫度的教師

二、在學習經典中優化班級管理

現在的學生普遍鬧騰,不好管,這是老師們的一致看法。鬧騰的背後是浮躁,說明沒有找到精神的依托。實際上孩子們浮躁的原因也和他們的閱讀體驗有關。現在的學生並不缺乏書籍,但是過於追求閱讀的通俗化,也會使他們在智力和情感上永遠停留在“低齡”水平上,永遠長不大。所以,必須提高學生閱讀的含金量,用經典讓學生坐下來,快長大。

在一年多的誦讀經典中,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同學們的變化,經典的力量也再次震撼著我。

在誦讀經典之前,班裏三分之二的孩子們在讀《植物大戰僵屍》、《鎧甲勇士》、《巴拉拉小魔仙》、《阿衰》這類型的讀物。他們翻來覆去地讀,課下就開始模仿書中情節,這樣的閱讀怎能不讓孩子們心浮氣躁呢?所以,我向家長提議:去讀經典、誦經典。我在布置作業方麵也作了一些調整:每天讀十頁書、兩天背一首詩、一周背誦一篇含名句的宋詞。後來又增添了背誦《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千字文》等經典作品。同時,我推薦孩子們讀的經典讀物還有《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葉聖陶文集》、《沈石溪動物小說》、《呼蘭河轉》、《城南舊事》等。這些經典讀物都有許多版本,適合不同閱讀水平的孩子們,我告訴家長按照孩子的閱讀能力為他們挑選適合自己的讀物,每天晚上讀十頁,家長簽字,第二天早上到校後的晨讀時間也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讀書。這件事情看似簡單,但想要堅持下去卻是非常難的。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比較鬆,孩子沒有完成讀書作業家長也不管,早上來到學校,看到同學就想著玩兒,老師不在班裏時,他們不但不去讀書反而影響其他同學。為此,我和家長反複溝通,說明孩子現狀,講清楚經典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求讓家長重視孩子的讀書。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都是7:30準時進班,手捧經典,目不斜視,津津有味地讀。言傳身教,孩子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放下書包,雙手捧書開始靜靜地讀。臨近期末時,學習任務多了,好幾次我都想讓孩子們停下來,我想給他們講講易錯的練習,想複習課本中的知識點。但我還是沒有那樣去做,因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需要培養的,是受益終身的,我可不能在孩子們剛剛有了閱讀興趣的關鍵時刻,為了學習成績而中止現在的閱讀計劃。就這樣日複一日地堅持著,時間長了,書中的故事情節吸引著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漸漸培養起來了。直到期末考試的那天早上,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讀書。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期末測試的成績是喜人的,閱讀非但沒有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反而讓許多同學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原來我們天天都在喊的減負增效可以這樣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