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一直把“身教勝於言傳”當成一句理論性很強的或是不接地氣的名言。總覺得有不識人間煙火之嫌。老師嘛,如果身教比言傳還多,那多半老師可能都被累死或禁錮死了。所以總把它當成一句口號或是寫論文時的理念。根本沒有體會到它的內在的深刻哲理。而那天小小的嚐試卻驗證了這句話的作用。
伴著略帶羞澀的陽光,學生們像小鳥一樣,(不過是像被獵人的獵槍驚到的鳥群)嘰嘰喳喳,相互推搡,相互大叫著向著小操場飛去。看著其他班的孩子都規規矩矩的樣子。真是令身為組長的自己顏麵掃地。看這群受驚的“小鳥”,我真是火冒三丈。伴著“黃鸝鳥與蝸牛”的曲調,一頓歇斯底裏的狂吼,頓時立竿見影。孩子們頓時安靜了下來。正在我沾沾自喜之時,學生中那幾個“頑固分子”,又開始蠢蠢欲動,先是擠眉弄眼,再者是搔首頓胸,花樣百出,幾分鍾的工夫就又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怎麽辦?是繼續狂吼,還是各個擊破?兩節課後的我,嗓子早已幹澀難忍,再加之剛才一吼更是雪上加霜。剛想再來一次時,頓覺得喉嚨中一種鹹澀之感。竟一下子發不出任何聲音。隻好選擇各個擊破,於是我就在孩子的隊列間不停地穿梭。有曉之以禮,動之以情的;有橫眉立目,憤世嫉俗的;有拉到隊外,小鍋伺候的。但效果總是“按下葫蘆,起來瓢”。
正在我束手無策之時,我突然看到三班學生卻在自覺地興致勃勃地做操。而趙老師卻隻是站在隊伍的後麵在專心地做操。看她專注的神色和標準的動作,完全沉浸其中。再看看自己的窘態真是羞愧難當。
在失敗和羞愧的夾縫中苦苦掙紮的我忽然覺得既然言傳不行那就學著趙老師身教一次試試。於是我整理整理衣服,裝出一副越戰越勇的架勢。站在隊列的最前麵,學著學生的樣子認真地做起操來。自己煞有介事地完成了每一個動作,雖略顯笨拙,但力求態度認真。起初學生們先是一愣,而後就是麵麵相覷,再後來就是認真地完成每一個動作。我發現那幾個“淘氣包”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再“胡作非為”,而是“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