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調到華陽實小七年以來,我就整整教了五年的雙班。特別是在複習的時刻,這個班兩節,那個班兩節,再加點早自習和午自習以及作業和試卷的批改,人就相當疲倦。我就在想:難道五年了,我仍然要以這種“疲累”的方式來工作嗎?所以我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
基於整個中國的教學模式,複習,從某種層麵上來講,就是對學困生的再講解。所以,也“拉”著優生跟著吃“回鍋飯”了。模擬了前年和去年的期末測試卷,總是那六七個孩子存在較大的問題,考試成績上不了90分。總不能隻因為那六七個孩子,而讓全部同學都跟著再練習吧,所以,該區別對待了。
星期五,又是三節課加兩個自習,還有課堂測試卷和昨天的家庭作業,如何了得。在一(3)班,測試完評講完,還有半節課的時候,看著孩子們疲憊的雙眼,我知道我絕對不能再上數學課了,因為等著他們的還有兩節語文課。於是,一聲令下,我們去操場上跑步吧。孩子們猶如飛出牢籠的小鳥兒,頓時歡呼起來,我也樂得高興。
其實就教學任務來說,已經完成,似乎可以等待期末考試了。不想再做無謂的練習,中午自習時,我為他們講故事《可愛的鼠小弟》。一個個專心致誌地看著大屏幕,隨著“鼠小弟”的故事,孩子們一起聽著、看著、笑著。學生有這樣一副學習狀態,那才是為人師最大的幸福。連那六七個學困生也是興致勃勃。我想,麵對數學試卷時,他們肯定沒有這種**吧。如果有了這種**,數學又怎麽會學不好呢?最後,將12本“鼠小弟”分發給孩子們,允許他們拿回家和家長一起分享。其實,這些之於數學老師來說,是沒有數學方麵的意義。然而,卻仍然想點燃孩子們心中那顆閱讀的“火種”。因為,我想孩子若看得更多,才能發展得更好。雖然不是數學題,但閱讀量廣的孩子,數學肯定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