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第2版)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我的世界 我分析

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的一個畫麵,蘇菲在打掃衛生的時候把哈爾浴室裏的魔法弄亂了。哈爾洗完澡之後發現自己漂亮的金色頭發不見了,被他與生俱來的黑色頭發取代,情緒崩潰瞬間成為一攤要溶化消失掉的灰色黏液,陷入了自我毀滅模式中。他說:“不美了,活著就沒意思了。”

電影中的哈爾是一位年輕的超級魔法師,是一位有著金色頭發的英俊美男子,他的出場永遠是閃閃發光,可以擄獲無數少女的心。可以說,哈爾是一個意象的代表:能力強大的具有顏值擔當的並且是風度翩翩、十分有魅力的一個美男子。他象征著我們一般渴求的超強的能力與外表。用心理學的話來說是“理想的自我”。哈爾是極為追求完美的,同樣也是極其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的,因此他看起來很優秀。然而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他在掩飾著他華麗的外表之下,那個容易焦慮特別脆弱的真實自我,他有一個極為缺乏安全感的內在自我(可稱之為內在孩子)。這個自我很難被我們自己完全認知。原因在於,我們在最初展露自己真實人格的過程中發現,“真自我”經常會與社會的期望、價值、標準相悖。同樣,大學時代是自我意識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自我意識問題出現最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大學生們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

一、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征

由於大學生所處的生存環境、知識背景與其他同齡人不同,其自我意識的發展出現許多不同的特點。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水平,一般以其自我意識中各要素是否協調發展為主要評價指標。如果各要素發展協調一致,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就高;反之,自我意識發展水平就低,或有可能出現障礙。我們從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等要素的發展,來分析大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