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第2版)

第三節 感悟生命

——接納生命的禮物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平均年齡21歲,他們有的聽不到,有的看不見,有的無法靈活地運動,有的無法用言語自主的表達,盡管如此,他們依然用燦爛的笑容迎接著生活,用不懈的努力去編織夢想。他們常常被問及是否因為身體的殘缺而自卑,他們有一個一致的回答:我們不去想自己失去了什麽,而是想我還擁有什麽。他們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在全世界91個國家演出過,雖然言語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是所到之處無不感動所有的人,他們用至真、至善、至美把大愛無聲、大愛無形演繹得美輪美奐,攝化人心。

停止消極的自我探索,去積極探索人生的意義。弗蘭克爾認為有3種途徑可以獲得生命的意義:創造和工作、體驗意義的價值以及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采取的態度,這3種獲得生命意義的途徑分別對應於3種價值群,即創造性價值、經驗性價值以及態度性價值。

創造和工作是與實現創造性價值相關的。工作是發現生命意義的一個重要途徑,工作使人的特殊性在對社會貢獻中體現出來的,從而使人的創造性價值得以實現。但簡單的機械工作是不夠的,人必須把握背後的意義和動機,隻有這樣人才能在對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的感悟中實現生命的意義,積極的、創造性的、有責任感的態度,賦予工作以意義。

發現生命意義的第二個途徑與實現經驗性的價值有關,可以通過體驗某種事物,如工作本質或文化尤其可以通過愛的體驗,實現經驗性價值,從而發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認為,愛是深入人格核心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實現人的潛能,使人們理解到自己能夠成為什麽,應該成為什麽,從而使他們原來的潛能發揮出來,愛可以讓人體會到強烈的責任感,能夠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在體驗愛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意義療法引導人們學會樂於接受愛,以及伴隨而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