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學生心理健康(第2版)

參考文獻

Alan Carr.積極心理學:有關幸福和人類優勢的科學[M].丁丹,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Benjamin B. Lahey.心理學導論:第9版[M].吳慶麟,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Carole Wade,Carol Tavris.心理學的邀請[M].白學軍,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積極心理學:探索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踐[M].王彥,席居哲,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D.M.巴斯.進化心理學:第2版[M].熊澤宏,張勇,晏倩,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L. Bohlin,C.C. Durwin,M. Reese Weber.教育心理學[M].連榕,繆佩君,陳堅,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S.E. Taylor,L.A. Peplau,D.O. Sears.社會心理學:第10版[M].謝曉非,謝冬梅,張怡玲,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白羽,樊富瑉.大學生網絡依賴測量工具的修訂與應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4).

班誌剛,黃竹,溫英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曹勇.論大學生涯規劃實施的理論基礎[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

查有梁.教育的生命怒放:科學與人文縱貫[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陳朝霞,李貞濤.兩個人的自己:我的大學心理自助手冊:第1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陳春曉.做好大學生涯規劃 積累發展人力資本[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5).

陳東明,賴海雄,高倩.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模式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1).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中文網絡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J].中華心理學刊,2003(3).

大衛·布什.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M].由鋒,呂憲棟,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