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初德國爆發的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我們的研究應當從德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和資產階級的興起入手。
15世紀後半期到16世紀初,德國雖然仍是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但工業、農業和商業的進步很快,經濟上完全處於當時西歐諸國的水平上。有些部門(如采礦和冶金)更超過當時西歐先進國家的水平而居首位。如恩格斯所說:由於貴金屬的開采,“使德國在1470—1530年在經濟方麵處於歐洲的首位”[1]。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德國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生產,產生了最初的資產階級。恩格斯說得好:“像西歐其他國家一樣,從十五世紀起德國資產階級在社會上和政治上的作用日益增長起來。”
[1] 1850年,恩格斯寫《德國農民戰爭》時,曾經講過德國農、工、商業落後。到1884年,恩格斯在《關於“農民戰爭”》中,已經修改了過去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