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國現當代文學:從波德萊爾到杜拉斯

四、接受與影響

曆史地說,荒誕劇的源頭可追溯到法國戲劇家阿爾弗雷·雅裏的木偶劇《烏布王》係列,追溯到法國“超現實主義”劇作家阿波利奈爾的《蒂雷齊婭的**》。傳統喜劇對尤奈斯庫的影響,源於即興喜劇、輕歌舞劇和雜耍歌舞,並同笑劇、雜技等戲劇藝術結合在一起。尤奈斯庫少時常看的雅裏的木偶係列劇《烏布王》,情節怪誕,表演誇張,尖聲尖氣、機械性的聲音,斷斷續續、時高時低的說話方式,機器人般的姿態動作給尤奈斯庫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尤奈斯庫曾說:“我小時候,我母親簡直無法把我從木偶戲那裏拉回去……木偶戲把我吸引在那裏,它比真實更真,它通過一種極其簡單、極其誇張的形式呈現在我眼前,似乎是為了突出表現那滑稽而原始的真理。”[6]

“超現實主義戲劇”一詞,源出於法國詩人、劇作家阿波利奈爾於1917年6月24日上演的劇本《蒂蕾霞絲的**》他曾在該劇本的劇名下特地標明:這是一出“兩幕及一序幕”的“超現實主義的戲劇”。超現實主義戲劇真正作為一個有綱領、有組織、有理論的獨立的流派,則形成於1924年。在阿波利奈爾之後的年輕詩人首先繼承了這一詞匯,發起了一場以反傳統為基本特征的文化運動。他們主張在思想、意象和語言的某種屬於非理性(像弗洛伊德運用夢囈為患者治病那樣)的聯結關係中,采用絕對隨意表現的原則。到了超現實主義劇作家那裏,有不少劇作家甚至常把很多毫不相關的字母無規則地組合在一起,它們在字義上並不能作出解釋,但是讀起來很好聽,極富音樂感。此外,超現實主義戲劇強調所謂絕對“根本的語言”,這種語言是未被人工雕飾過的。他們認為,人不應該被虛假的客套語言束縛起來,人與人之間應恢複根本的對話,“純”對話。這些話的根本意思,就是指人應把自己在非理性狀態中的思想活動直接地暴露出來,而不要加任何偽裝和掩飾。法國超現實主義主張顛倒思想和邏輯並通過特殊的動作、音響效果、布景、燈光組成一種超越傳統戲劇語言的新手段,以使觀眾在震驚中猛然驚醒,看清世界的真實麵目。這個見解對荒誕派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這樣的戲劇觀指導下,荒誕派戲劇的道具使戲劇的“直觀藝術”特點發揮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