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五節 祭司與宗教活動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祭司組織成為一個特殊階層。在古代宗教中,人們交於神明、侍奉神明,事情龐雜、禮儀繁複,自成一體的祭司階層逐漸形成。祭司是專門從事和主持宗教活動的專業人員,在古代社會,所有的宗教活動都是在他們的參與下完成的,因此祭司享有特殊的權利和地位。

一、祭司階層

在美索不達米亞,祭司分成30多個種類,有些念咒祈禱,有些唱聖歌,有些主持祭祀,有些司職占卜,等等。除男祭司外,還有女祭司;神廟也有女事神者,其中許多與對愛神伊什塔爾的崇拜相關,並往往淪為神妓,獻身於**儀俗。此外,也有閹人充任祭司、侍奉伊什塔爾,他們身著女裝,獻女舞以娛神。

祭司們的職業是世襲的,其稱號也世代相傳。隻有國王才有權不經過最高祭司同意而履行某些祭祀的職能。祭司多出於名門望族,擬充任祭司者,要符合種種典章律例,如要求不得有生理缺陷等。

祭司是神廟的侍奉人員,而神廟握有大量資財,祭司遂成為權勢顯赫的社會力量。神廟是大私有者,全國最大數量的耕地屬神廟所有,神廟出租土地、經商、接受供獻的犧牲,勢力強大,祭司也權勢顯赫。

祭司不但擁有經濟力量,而且對信眾施以思想影響。祭司大都是當時有文化素養的人,神廟附設學校,教育和知識均被祭司所壟斷。

祭司集團還參與許多重大政治事件,有時他們憑借宗教上的地位,與國王爭權奪利。君主們也利用宗教來鞏固王權。亞述國王辛那赫裏布曾與巴比倫祭司們有過一次激烈的爭吵和衝突。公元前691年,他摧毀巴比倫城的聖地,把馬爾都克的神像遷到了亞述,以此來打擊巴比倫祭司集團的勢力。他後來被他的一個兒子所殺。他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以後,可能震懾於巴比倫祭司的報複,終於決定把馬爾都克神像送回巴比倫,並重建神廟,國王與祭司重修舊好。新巴比倫王國時,國王納波尼德曾發動過一次企圖統一全國宗教信仰的宗教改革運動,可能是因為事情進行得過於倉促,遭到祭司貴族的反對,於是他們與波斯人勾結,使納波尼德成了階下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