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第一節 文學的產生與發展

如同世界上所有其他民族一樣,在文字產生以前,蘇美爾人的文學可能就已經存在了,那便是口頭文學。

一、文學創作的開始

在公元前第四千紀,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便產生了文學創作,在最古老的蘇美爾城市的文書庫中所發現的文學作品便證明了這一點。[2]但在古蘇美爾時期,幾乎未發現什麽文學資料,這時期的文學可能大部分仍停留在口頭上,人們還未感到有把它們記錄下來的必要。[3]在塞姆人的阿卡德王朝衰落後,大量的文學作品才湧現出來。烏爾第三王朝,即所謂新蘇美爾時期及隨後的伊新—拉爾薩時期,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學的第一個繁榮期。這一時期大量的文學作品被保存下來,但它們之中多數不是該時期的“原作”,而是巴比倫第一王朝時期的抄本,內容和體裁主要包括讚美詩、書信、法典片段和文學爭論等。每部作品都刻有清楚的創作日期,也正是從巴比倫第一王朝的這些抄本中,大量傳統的蘇美爾文學才得以恢複。尼普爾是蘇美爾書吏學校的中心,因此也是其文化中心。這裏的學者成為蘇美爾文學思想的保護者,在從尼普爾城發現的大量文獻中,蘇美爾文文書的數量占有壓倒性的優勢,這可能要歸功於他們的努力。

二、古巴比倫時期文學的繁榮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學發展的第二個繁榮期,也是巴比倫文學的第一個繁榮期,無疑是古巴比倫時期,確切地說是巴比倫第一王朝時期。雖然巴比倫文學吸收了蘇美爾文學的許多成就和思想,但“一些確實的材料表明,巴比倫文學興起於蘇美爾傳統文化影響以外的地區”[4]。在迪亞拉河流域的阿布·哈爾馬爾遺址出土的泥板文書,與在尼普爾發現的同時代的泥板文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阿布·哈爾馬爾出土的文學作品中,蘇美爾語和巴比倫語的泥板大約擁有同等的數量,此外還有許多同時用兩種語言刻寫的泥板。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即古巴比倫文學明顯地沒有形成自己的中心。迪亞拉地區以自己的方言進行創作,馬裏和巴比倫城也如此。在古亞述時期,到卡帕多西亞殖民的亞述商人則以古亞述方言記述文獻。因此,巴比倫文學具有強烈和濃重的地方色彩和傳統。巴比倫文學的起步應該說不算太晚,遺憾的是關於其起源和早期發展情況,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當巴比倫文學出現在我們麵前時,其作品和思想都已顯示出成熟性和經驗性,可以肯定,在此之前它經曆了較長的發展過程。古巴比倫人的文學活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其一,不斷地抄寫古蘇美爾文獻,往往附有阿卡德文譯文,同時不斷編纂新的蘇美爾文文獻;其二,用巴比倫人自己的方言進行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