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典傳承與博雅教育

六、沈彩:媵婢·詩人·書家·鑒賞家·抄錄者

沈彩十三歲為學者、藏書家陸烜(號梅穀)妾。陸家是浙江平湖的望族。在沈彩《春雨樓集》序中,陸烜稱沈彩出自吳興“故家”。[53]我們對沈彩為妾之前的生活知之甚少。她曾在陸烜收藏的北宋畫家、書法家米芾(1051—1107)《雲山圖》手卷題跋中提及自己的童年,在以鑒賞家身份對米芾筆墨佳妙處做了一番評點後,沈彩受手卷上茫茫霧靄啟發,驀然憶起自己似乎相對自由、活躍的童年,乘舟徜徉於故鄉的山水畫卷間:

餘記兒時常往來於故鄉浮玉碧浪湖間,見雲樹蔥茜,人家依水,卞山道場。礱山一帶,如鬟如眉,若滅若沒,杳靄蒼茫,俱入圖繪。披此卷,舊遊如夢。[54]

從十三歲起,她在陸府的居室基本成為她全部的世界。沒有資料顯示她曾歸寧。但她的詩詞表明她與小妹飄香保持著親密的往來,偶爾,飄香會來與她同住,後來,飄香似乎也成為陸府的妾室。[55]

沈彩文中記述的唯一一次遠足是去附近的東溪。那年她二十歲,陸烜帶著她,乘著新置辦的書畫舫夜遊東溪。在《東溪泛舟記》這篇短文中,沈彩記下了丈夫的邀請:

壬辰七月,吾家新置書畫舫成,製雖樸小,而有窗檻欞格,仍設漁釣之具。是夜,月明如晝,主君謂餘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遊,不必名山大川也,惟取適興而已。隻此東溪,可沿,可泛,可吟,可眺,盍往遊乎?”餘曰:“喏。”乃命農叟棹舟,屬丫鬟備茶茗膏燭,遂登舟。

文中,沈彩以抒情的筆調繪寫自己對夜遊中景色與聲音的體察——簡言之,細致入微地描摹這一罕有的經曆所帶來的欣悅與親見親聞的點點滴滴:

於時已立秋,天氣清肅,白露下瀼瀼,壽星若環若璧,已宿鶉首之次,兩岸荻花蕭然,棲鳥不驚,微波不動,白雲粼粼,皆貼水底。主君曰:“蘇子赤壁之遊,客有吹洞簫者。”[56]言未已,笛聲隱隱,遙出林端。時見人家燈火從籬隙射出,熠熠有光。或有起者,見餘舟洞窗燃燭,皆錯愕審顧。乃命插篙中流,烹茗進泉,盡數器,夜已深乃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