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三、與林邑的交流

林邑,象林之邑的省稱,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漢時為象郡象林縣地。東漢靈帝初平三年(192),象林功曹之子占族人區並殺死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令,從東漢獨立,占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區,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建立占婆國,與東漢以順化為界。8世紀後改稱環王。9世紀後期又改稱占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林邑王梵誌遣使至唐朝訪問。武德八年(625),又遣使至唐朝,饋送方物。唐高祖為使臣設宴,並設九部樂來款待林邑使臣。使臣歸林邑時,唐朝還向林邑王贈送了很多錦彩。唐太宗貞觀二年(628),林邑遣使來訪。貞觀四年(630),林邑王範頭黎遣使饋送“馴象、鏐鎖、五色帶、朝霞布、火珠”。[22]火珠像雞蛋大小,圓白皎潔,光照數尺,其形狀材質好像是水晶。據記載,該珠正午時分向著陽光,把艾草放在下麵就可以著火,看來取火的原理與放大鏡相似。貞觀五年(631),林邑王範頭黎又遣使贈送五色鸚鵡、白鸚鵡。唐太宗命李百藥作《五色鸚鵡賦》。那隻白鸚鵡十分聰明,善於跟人應答。因為林邑比較溫暖,該鸚鵡到了唐朝後經常抱怨冷,唐太宗於是命人送還林邑。貞觀十六年(642),林邑王又遣使來唐訪問。林邑王範頭黎死,子範鎮龍繼位林邑王,遣使贈送“通天犀、雜寶”[23],唐朝亦答以厚禮。貞觀十九年(645),範鎮龍為其大臣所殺,範氏盡滅。林邑國人立範頭黎女婿婆羅門為王。不久大臣又廢婆羅門,而更立範頭黎之女為林邑女王。女王不能取得臣下擁護,林邑大臣共迎範頭黎姑子諸葛地為林邑王。終唐之世,林邑一共24次遣使來唐聘問並饋贈方物,如犀牛、馴象、白象、象牙、琥珀、珍珠、沉香、棉布等,唐朝也報以厚禮。

兩國很少交兵。據《新唐書·環王傳》記載,在唐憲宗元和初,環王(林邑,至德後改名環王)不朝獻,安南都護張舟執其偽[img alt="" src="../Images/image264-1.jpg" /](今越南義安省南部和河靜省)、愛州(今越南清化市)都統,斬首3萬級,抓住王子59人,獲得很多戰象、舟船、鎧甲。[24]當時,[img alt="" src="../Images/image264-1.jpg" /]、愛二州屬於唐朝。看來此次戰爭不隻是不朝貢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