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第二節 玄意幽遠——新經典詮釋學的建立

誠然,人們會賦予自身行為及周邊事物意義,此種意義也進一步影響其所思所想。當客觀條件發生變化,先前的意義之網無法維係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再編織一張新的,然後再把自己掛上去,如是反複不止。

經典詮釋,即利用傳承自古代的傳統經典解釋時下流行的社會問題,提出一種新認識,闡發一種新思路。漢魏之際,董仲舒神化了的儒學難以適應變化了的形勢。人們轉而尋求另外一種全新的哲學思想,開拓一種新的思想資源,傳統經典中思辨性最高的《老子》和《周易》自然而然地進入人們視野。比如鍾會之母就“雅好書籍,涉曆眾書,特好《易》、《老子》”[20],而且經常用其中的內容教育鍾會汲取人事的智慧。新舊思想更替之際,如何發掘經典當中的哲學思想,開拓一種嶄新的思考框架,成為當時思想界的熱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