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中國文明 (下卷)

第七章 從租庸調製到兩稅法

在中國的賦稅製度、財政製度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時期。首先是作為賦稅基礎的人口數量,因連綿不絕的戰亂而急劇下降,史載東漢末年全國人口約為5000萬,經過漢末戰亂,三國時期在籍人口僅剩800萬。但是,在籍人口的減少對賦稅製度而言,客觀上創造了改進的條件,最明顯的特征即是由兩漢時期戶、口並重的征收,逐漸轉化為以口為中心的征收製度。隋唐時期在經濟體製方麵最大的改革,就是南北朝至唐朝初年的租庸調製,逐步變化為唐中後期的兩稅法,實現了中國賦稅製度的一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