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鬆的音樂,相對於德國其他作曲家如巴赫、貝多芬、瓦格納甚至施托克豪森的作品,或許並不算厚重,他的音樂偏向於古典式的優雅,或者說是輕鬆的浪漫。這便招致一些人認為他的音樂缺乏深度,或者內容不夠深刻。那麽什麽是深度或深刻呢?即通常所認為的有思想、有內涵,然而難道優雅一些、不過分沉重,就意味著缺少深度或不夠深刻嗎?這樣的認識未免過於狹隘了,音樂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內容也可以是多方麵的,門德爾鬆與瓦格納相比,就如同亨德爾與巴赫相比,或者海頓與貝多芬相比。
對於許多人來說,門德爾鬆無疑是一個熟悉的名字,而對於他的音樂,在《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無詞歌》、戲劇配樂《仲夏夜之夢》、幾部交響曲與管弦樂序曲、《乘著歌聲的翅膀》之外,廣為人知的作品似乎並不多,這其中就包括其清唱劇《聖保羅》和《以利亞》。而這兩部作品,卻正是能體現門德爾鬆將沉重的內容轉化為優雅的表述的實例。個人認為,它們是繼海頓《創世紀》和《四季》之後,最為傑出的清唱劇作品,而其音樂中的古典氣質,也是對海頓的一種繼承。我相信,在認真聽過這兩部作品之後,沒有人不會為音樂所表達出的異常純淨的感情而動容,而所謂缺乏深度之說在此也就變成了無稽之談。
我收集的兩部清唱劇的版本,都是由庫特·馬舒爾指揮的,《聖保羅》由萊比錫格萬德豪斯樂團擔任演奏,《以利亞》由以色列愛樂樂團擔任演奏。下麵的文字,將對這兩套唱片做出簡要的介紹。
《聖保羅》
演唱者:雅諾維茨(第一女高音)、羅斯瑪麗·蘭(第二女高音)、布洛赫維茨(男高音)、西奧·亞當(男低音,聖保羅)、施蒂爾(第一男低音)、波斯蒂爾(第二男低音),萊比錫格萬德豪斯廣播合唱團和格萬德豪斯童聲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