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光回轉:來自音樂之旅的幾個片斷

樂趣中的點點滴滴——發掘德彪西與拉威爾的鮮見室內樂作品

我時常發現,大作曲家總有一些鮮見的卻非常好聽的音樂,其好聽的程度並不亞於人們關注最多的某幾部名作,就拿德彪西和拉威爾來說,前者的《大海》,後者的《西班牙狂想曲》,對於最初接觸他們音樂的人來說,其實並不容易被接受,反而是一些大家相對不太熟悉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鳴,像前者的《長笛、中提琴和豎琴的奏鳴曲》,後者的一些鋼琴獨奏作品。這樣的例子我遇到過不少,比如勃拉姆斯的《單簧管五重奏》和《圓號三重奏》,就比他的交響曲或鋼琴協奏曲更容易被初次聽其音樂的人所接受。

或者,有一些作品原本不是管弦樂演奏的,但是人們卻更熟悉管弦樂改編曲。像穆索爾斯基的鋼琴套曲《圖畫展覽會》和薩蒂的鋼琴小品《**歌舞》還算幸運,至少原作的鋼琴版本與改編的管弦樂版本是平起平坐的,而像德彪西的《小組曲》和拉威爾的《鵝媽媽》這兩套作品,最初的四手聯彈演奏版本似乎快被管弦樂演奏版本頂替了。但我相信,凡是聽過這兩部作品的兩種演奏方式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原作的四手聯彈方式更適合表現作品的內容,管弦樂的方式隻能在表麵上討好聽眾。

在下麵的文字中,我就從德彪西和拉威爾的室內樂類型的作品中,擷取幾部精美的佳作,與大家共同分享其中的情趣與妙處。

為四手聯彈而作的《小組曲》和《林達內雅》

這是憂傷哀怨的陶醉,

這是癡情貪戀的疲憊,

這是整座森林在顫栗哆嗦,

顫栗在微風的懷抱中,

這是向灰暗的枝葉叢,

微弱的萬籟合唱的歌,

……

這幾句詩引自魏爾倫《被遺忘的短歌》的第一段,德彪西曾在1888年將這首詩中的三段譜成歌曲,而1886年至1889年完成的四手聯彈作品《小組曲》,也深受其影響,因為這些鋼琴小曲與他譜寫的歌曲之間有著鮮明的對照。它完成於《貝爾加摩組曲》的前一年,是德彪西早期風格作品中非常可愛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