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處心積慮地想把中國演變成資本主義的圖謀,鄧小平於1989年11月指出,“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8]。為了做到這點,他們力圖改變我國現行政治體製。因為他們十分清楚,政治上層建築一旦改變顏色,中國大地的社會性質也就必然跟著改變。最能表現他們這種攻擊和最能反映他們用心的也許就是這幾年來美國國務院每年一度地發表的美國國務院《中國人權報告》(中國部分)。報告首先把攻擊的矛頭指向我國的根本製度。他們以西方的虛偽的民主尺度為武器,攻擊我國是“實行一黨統治的國家”,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民主黨派統統說成是“在共產黨的嚴密控製之下”。他們意在以此煽動人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不滿,意在挑撥人民群眾、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的關係,以達到改變中國現行製度的目的。針對西方的攻擊,鄧小平同誌多次指出,“我們講民主,不能搬用資產階級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是沒有前途的”[9]。同樣,“我們的改革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不能沒有共產黨的領導”[10]。談到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等製度,鄧小平同誌指出,“關於民主,我們大陸講社會主義民主,和資產階級民主的概念不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權分立,多黨競選等等。我們並不反對西方國家這樣搞,但我們中國大陸不搞多黨競選,不搞三權分立、兩院製。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製,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製益處很大,很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11]。鄧小平同誌的論述為我們從政治上反擊西方的“和平演變”攻勢提供了銳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