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類別,可以以不同角度和不同標準來劃分。按照篇幅及內在特征,一般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按照題材和內容,可以分為愛情小說、戰爭小說、武俠小說、曆史小說、科幻小說等;按照整體風格流派,又可分為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意識流小說、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等。
(一)按照篇幅及內在特征分類
1.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首先是篇幅長、容量大的小說,一般采用宏大的敘事方式和網狀的結構方式,反映豐富且複雜的生活內容,作品中有眾多的人物形象、一係列的事件、豐富複雜的情節、廣闊的社會環境。由於長篇小說內容豐富、結構層次複雜,常常分為許多章節,也有的分為若幹部、卷、集等。長篇小說的早期敘述形式,完全是由無數個短篇小說串聯而成。以前的長篇小說,其含有的情節動機盡管是繁複可觀的,但沒有一個整體的邏輯,它們在情節上是分散的,隻能憑借某種外加的穿線手法,才能使敘述得以延續。例如,《天方夜譚》和《十日談》是通過某個或者某幾個人物講故事的方式串聯起來的;《堂吉訶德》這種仿騎士體小說,則是以“旅行”為線索,達到使人物、情節、環境得以變化的效果。在後來長篇小說發展的過程中,慢慢出現了整體情節,隨之出現了人物關係、情節發展多線條並列等緊湊安排,逐步形成了真正作為一種獨立文體的長篇小說,而段首所概括的它的文體特點與其發展曆史是分不開的。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裏斯多夫》、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愛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都是規模宏大的長篇小說。
2.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篇幅短小、人物較少、情節簡明、事件集中,一般選取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或者某一方麵來描繪,著力刻畫一個或少數幾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如莫泊桑的《項鏈》,小說隻是圍繞主人公瑪蒂爾德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這一事件展開情節,集中凸顯了她愛慕虛榮的性格和拜金主義至上的社會風貌。短篇小說往往能比較及時地反映社會生活和曆史風貌,因此在選題方麵也有別於長篇小說。如魯迅的《呐喊》《彷徨》中共收集25篇短篇小說,塑造了“狂人”“祥林嫂”“孔乙己”等典型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