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這件事發生在孔子晚年。此時的孔子已經退休了,在這一年,顏回也去世了。
這時,發生了一件國際大事:“陳成子弑簡公”。中國古代,很多字是有特定用法的,“弑”的特定用法就在於“以下殺上”,比如弑父、弑君。
陳成子名恒,即田恒。田恒篡位,殺害了齊簡公,史稱“田氏代齊”。
陳成子身上還有一個典故:“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一個人偷了別人衣袋上的裝飾品,可能被拉到街上殺頭。但如果一個人謀權篡位,竊了一個國家,反倒變成了諸侯。
陳恒殺了簡公,孔子聞之,“沐浴而朝”。作為一個退休官員,孔子沐浴更衣,穿戴整齊來上朝。見到魯哀公後,孔子說:“陳恒弑其君,不合於義,我們應該發兵。”在孔子看來,追求仁和義是無國界的。孔子所追求的是“興滅國,繼絕世”。
魯哀公說:“告夫三子!”意思是“你去跟那三個人說吧”。此“三子”,指的當然是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
魯哀公早已失勢,根本就沒有兵權。孔子也非常清楚,向魯哀公提請求是徒勞的,但是孔子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句話就類似於《無間道》裏梁朝偉說的“對不起,我是警察”。孔子從當大夫開始,就明白什麽是自己的責任,有的事情,必須得說。
魯哀公讓他找三桓,孔子立刻就行動了。他向三家提出自己的請求,但三桓的態度是作壁上觀——魯國本來就不算強大,怎麽能興兵去管齊國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