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此節闡述了君子和小人所追求的人生方向。
“上達”就是追求仁義、天命。君子學的是仁義,追求的是通達天命。
“下達”代表著名利、權情、財力等眼前的利益。
君子追求的是知識、精神、道德這類形而上的東西,小人追求的是財富、地位這類實實在在的利益。
從辦事能力上看,君子與小人也有區別。
“小人下達”,小人在很多凡俗之事上特別擅長,比如會說漂亮話,在飯局上揮灑自如,懂得人情世故。
這些事情,君子往往不擅長。在酒桌上陪人喝酒,拍著對方的肩膀稱兄道弟,君子實在是做不到。
君子擅長的是那些看上去沒有什麽實實在在的利益的東西,比如討論學問、修煉自身品德、反思自我等。請君子上台講話,他能有理有據地說出自己的觀點,但是讓他私下裏去與人商量利用瓜分對策,他無法參與。
君子關心的是“上達”,研究學問、追求仁義;小人關注的是“下達”,想的是處世技巧。
孔子感歎,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我們要追求成為君子,但小人也有小人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