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為命,裨諶草創之:利用團隊的力量,避開思維的盲區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

“為命”,意思是出一份文件。

孔子說的是鄭國製定一份文件的過程,大概是他在給學生講子產的故事時提到的。

子產是一代名相。孔子八歲左右的時候,子產當政。子產死的時候,孔子三十歲。子產對於孔子來說是一個楷模,所以孔子經常提到他。

鄭國當時要製定一份文件,由大夫裨諶起草,另一個大夫世叔提出意見,一起討論定奪。

“行人”指外交官。子羽作為外交官,再對文件進行修飾。

“東裏子產潤色之”,意思是住在東裏的子產再加以潤色。

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這個文件才能夠出台。

這些細節說明了鄭國當時在子產的管理下製度非常規範,有細致而嚴格的流程,不是一言堂。

從現代的管理學上來說,這樣的流程也是值得認可的。為什麽在一個組織中,要有合作、有嚴謹的流程、有頭腦風暴會議?因為每個人,不管認知達到怎樣的高度,都難免會存在思維盲區。假如我們任由思維的惰性占主導,有了一個想法就覺得足夠了,不願意再進行新的思考,就會錯過很多更好的方法。

思維的盲區會讓我們遠離真正的目標,從而造成各種各樣的損失。

這就是為什麽集體的智慧是很重要的。當多個人在多個角度一起思考問題時,才能夠讓我們的思維更立體,讓我們得出更好的想法。

當然,無論是頭腦風暴,還是六頂思考帽,都需要學習,而這是需要技術的,並不是所有人坐在一起開個會,就叫頭腦風暴。另外,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他人的建議,聽取多方意見之後,果斷地做決策,否則會陷入“築室道旁,三年不成”的誤區。

關於如何進行頭腦風暴,在《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中有非常實用的工具,在此也推薦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