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貧而無怨難:人可以窮,但誌向不能短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為什麽“富而無驕易”?如果你見過很多富有的人,尤其是連續三代都很富有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往往並不覺得錢有多重要,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甚至對錢都沒有概念。在文學作品中,最典型的人物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有一次,他給前來給晴雯瞧病的大夫銀子,揀來揀去,不知道給多少合適,他對錢完全沒有概念。

做到富而無驕並不難,因為這個世界上比錢重要的東西太多了。什麽樣的人有了錢以後會變得傲慢、驕矜?往往是乍富之人,突然發了筆橫財,便瞬間膨脹了,非豪車不開,非名牌不穿,並且享受周圍人對他的羨慕和追捧。

這樣的人其實是駕馭不了財富的,看似是他在利用金錢,實際上卻被金錢禁錮了。

子貢也有很多錢,但他有比追求金錢更高的目標,願意去接觸更多有趣而美好的事物,願意跟隨孔子學習,接受禮樂熏陶,而這些都會令金錢顯得相形見絀。對於類似於子貢的人來說,富而無驕是比較容易的。

但做到貧而無怨就很難了,我們很難勸一個連溫飽都沒有解決的人放下一切去學習,並且去感恩生活。麵對貧苦的人,即使我們有一些勸誡之詞,往往也說不出口。他們在“奔命”,每天在溫飽線上掙紮,我們怎麽能告訴他們“停下你手上的事情,去讀書吧”?這種話顯得太輕了,也顯得缺乏共情。

溫飽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界線。未到達溫飽線,你隻能為了生存苦苦掙紮,沒有精力去了解更多的知識;過了溫飽線,你就有很多的機會和資源。

《貧窮的本質》中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論題,叫“貧窮的陷阱”。一個人窮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很難爬出貧窮的陷阱。比如,在貧民窟裏居住的人,如果有機會得到一筆錢,他根本攢不下來,他沒有用這筆錢去增強自己或者儲蓄的意識,他寧願去抽煙,也不願意用這筆錢做點有長遠意義的事情,甚至不願意先把貸款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