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這段話沒頭沒尾,有些難以理解。
這是孔子鼓勵冉雍的一段話。
“犁牛”是耕地的牛。在中國古代,耕地的牛是不能夠用於祭祀的,因為地位低賤,毛色也不好看。
“騂”(xīng)是指牛的皮毛是紅色的。“騂且角”,指牛的毛色要漂亮,角也要長得完整、端正,這樣的牛才能用來祭祀。
“用”,指的是宰殺祭祀用的動物。
“諸”,是“之乎”的意思。
孔子說,如果耕地的牛生下一頭小牛,小牛毛色又紅,角又端正好看,雖然有的人不願意將它用於祭祀,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這麽一頭漂亮的牛不用嗎?
這句話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發呢?
很多人覺得自己在某家公司發揮不出實力,認為領導和同事瞧不上自己,於是就頹廢了。
孔子勸解道:你公司的人看不上你,但整個社會生態都認可你的價值。如果你真的是“騂且角”,能力和品行出色,那你何必擔憂?你的才能總是有發揮空間的。
冉雍在普通人家長大,內心可能有點自卑,覺得很多崗位都不是為普通人設立的。他覺得普通人很難出頭,難以施展抱負。也許他在孔子麵前表現出了失意或頹廢。
於是,孔子勸他“犁牛之子騂且角”,引申開來就是,就算出身平凡,也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最重要的,是修煉自身,讓自己真的成為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