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良和田氏一時傻眼了,在他們的印象中,老爺子始終是站在他們大房這一邊的,沒想到現在有一天,老爺子居然會站到他們的對立麵去了,這樣的結果他們兩口子還真習慣不了,也終是體會了一下以前二房和三房的心情。
不過他們兩口子可不會因為想到之前二房和三房也是受到這樣的待遇而感到愧疚,而是開始怨恨起了老爺子居然幫著二房說話,難道二房這樣有錢,就不應該幫襯一下他們大房嗎?
隻能說,在老爺子長期的富兒子幫襯窮兒子的理論熏陶之下,王友良和田氏兩口子對於這個理論顯然是深以為然的,而且一直都是在以此為準則。這都是姓王的,憑什麽二房過得那樣如意,又是買鋪子又是蓋新房的,而他們大房卻要過得不如二房,過得緊巴巴的?此時,他們兩口子完全忘記了當初自己家的日子可是比二房和三房好過許多的,那時自己家可從沒覺得應該要幫襯二房或者三房的。他們的觀念已經形成,那就是其他人憑什麽過得比他們好?就算是過得比他們好,那也得幫襯他們才行。
於是在這樣的觀念之下,王友良對於老爺子的話不滿了:“爹,明明是你自個兒說的,親兄弟之間要相互幫襯的,現在老2家這麽剩錢,卻沒想過我這個哥哥現在還過得如此不好,難道他不應該幫襯幫襯一下我這個哥哥嗎?”
老爺子被王友良這樣一問,都傻眼了。他可沒想過自己的大兒子會這樣解讀他的意思。是,的確,他一直以來都是希望富一點的兒子能夠幫襯一下窮一點的兒子,這樣的話他的每個兒子起碼日子都是能過得不錯的。可是現在自己的大兒子顯然把側重點放在了一定要幫襯上了,按他的理解,你富有,我比你窮,所以你必須幫襯我,老爺子有點傻眼,他平日裏有這樣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