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一援一疆情

第114章 曙光初現,資源湧來

熱麗依巴家那盞小小的燈光,在潘海軍心裏搖曳成一個巨大的問號。

教育理念的轉變固然重要,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匱乏的教育資源就像一座大山,橫亙在孩子們的求學之路上。

“硬件設施跟不上,再好的理念也難以落地生根。”潘海軍輕歎,打破了兩人一路的沉默。

李秀梅握住他的手,給予他無聲的安慰。

第二天一早,潘海軍又開始聯係內地幾所知名高校,希望能引入優質的教育資源。

電話那頭,禮貌而官方的拒絕接踵而至。

“路途遙遠,師資力量難以調配。”“當地條件艱苦,恐怕留不住優秀教師。”一個個理由,像一盆盆冷水,澆滅了潘海軍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

李秀梅也四處奔走,聯係醫療資源的同時,也試圖為教育資源的引入尋找突破口。

然而,現實遠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一些慈善機構雖然表示願意捐贈一些書籍和文具,但在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上的支持卻顯得力不從心。

一周過去了,潘海軍和李秀梅依舊一無所獲。

辦公室裏,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趙主任拍了拍潘海軍的肩膀,安慰道:“老潘,別灰心,這事兒急不得。”

王老師也勸慰道:“是啊,海軍,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他們的安慰,在潘海軍聽來,更像是無奈的歎息。

這天,李秀梅參加了一場醫學交流會。

一位頭發花白的周院長引起了她的注意。

茶歇期間,李秀梅主動上前攀談,得知周院長曾經作為知青在新疆生活過多年。

“我當年就在南疆……”周院長說到這裏,目光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李秀梅心中一動,向他講述了他們目前在教育資源方麵遇到的困境。

周院長聽完,沉吟片刻,“這樣吧,下周我安排個時間,我們詳細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