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尋找古麗

第131章 革命友誼萬歲

“勿要講我。你倒是講講那個小寧波,天天追著你討針線補衣裳。”倪女士挺起腰背,學起蹩腳的寧波話,徐根娣同誌,幫記忙嘞!"

“那個小赤佬。”徐英華別過臉,嗓子眼裏漏了些笑音,“偷偷往我水壺裏灌沙棗汁,齁得我……”

“還有你那把木頭梳子,是哪個偷偷刻好擱在門口的?現在總好講了。”

“我哪裏曉得,單曉得有幾個男同學天天晚上來找你學習。”

“那又是哪個,看見你挑水就悶頭搶扁擔?”

“男同學力氣大幫忙挑水,我們女同學就幫他洗衣服,大家都是這樣嘛。噢,你不一樣。有人過來搶你扁擔,你還質問人家是不是看不起女同學,要跟人家比賽。”

風吹葉搖,棗樹下兩把塑料椅歪在一起。老太太們眯著眼睛追憶往昔,皺紋堆疊的眼角時有嬌羞閃現。

薑南靜靜坐在旁邊,用鏡頭將這一切收錄。

取景框裏搖曳的是白發,她看見的卻是紮著麻花辮的少女。戈壁灘上騰起的黃塵模糊了輪廓,軍用水壺在腰間咣當響。是誰的頂針在月光下磨得鋥亮,又是誰在饃筐底下發現張紙條,鋼筆字被水汽洇得模糊,隻辨得出“改造山河”和“革命友誼萬歲”……

六十年過去了,所有的朦朧羞澀,在棗樹下交疊成喁喁笑語。

晚上休息時,她又整理了一遍素材,仍然找不出有關古麗或古麗爸爸的任何線索。

第二天他們跟著徐英華回到她們曾經的連隊。倪女士故地重遊,睜大迷茫的雙眼,努力從嶄新的市容辨認熟悉的景象。

徐英華幫她指認,哪裏是舊禮堂,哪裏是汽車排,哪裏是露天電影院……然而這一切都已經被嶄新的建築取代。倪女士真正認識的,隻有她們當年挖掘的水渠,以及親手種下的防風林帶。

“這是榆樹啊。”老太太揚起臉,語氣中滿是遺憾,“早一個月來,榆錢一嘟嚕連一嘟嚕,直接擼著吃最美。炊事班還會用榆錢煮苞穀粥,或者用苞穀麵拌上蒸熟,淋點醬油和蒜泥,比饃饃好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