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一周,李四全家和劉浩一家一起參加了行前說明會,詳細了解了交流會的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項。
交流會為期十天,前五天是在Mit媒體實驗室進行的技術交流和項目展示,後五天則是文化考察和參觀學習。
“孩子們,記住,你們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我們的學校、城市乃至國家,”
行前說明會上,教育局領導叮囑道,“希望你們能展現出龍國青少年的風采,同時也虛心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
李飛和劉浩鄭重地點頭,他們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會折紙飛機的小男孩和專注於考試成績的“書呆子”,而是逐漸成長為有夢想、有擔當的少年科技創新者。
終於,出發的日子到來了。
清晨,一家人帶著精心準備的行李來到機場。
李甜雖然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麽,但也被大家的興奮情緒感染,在嬰兒車裏咯咯笑著,小手不停地揮舞。
在機場,他們與劉浩一家和節目組匯合。
出人意料的是,學校的林老師也來送行,她帶來了全班同學製作的祝福卡。
“我會想你的,李飛,”
班上的小女孩張小雨害羞地說,“希望你能把漂亮國的故事都講給我們聽。”
李飛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會的,我還會給大家帶禮物回來。”
登機前,李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簡短的動態:“啟程前往漂亮國參加國際青少年科技創新交流會。”
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後,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波士頓。
Mit派來了專門的接待人員,一位亞裔教授和兩名龍國留學生。
見到熟悉的麵孔和聽到母語,讓大家感到格外親切。
“歡迎來到Mit,”
亞裔教授微笑著說,“我是媒體實驗室的張教授,這次交流會的協調人。很高興見到‘小創客聯盟’的成員,你們的項目在預選中獲得了評委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