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裏的第二天早晨,廠區的廣播照常響起,和往日不同的是,這次是陳支書親自錄的廣播:
“各位鄉親,大家聽好——咱‘蜜果牌’罐頭和蜂蜜,在市裏超市賣光了!超市經理打電話,說顧客都在問還有沒有下一批。說白了,咱現在不是發愁賣不掉,而是怕做得不夠快,不夠穩,不夠好。”
“從今天起,全村進入‘春季加產期’。各工段聽安排,質量照舊,節奏提升,該提工分的提,該設獎金的設,咱不怕加班加點,就怕幹出次貨,砸了咱這塊金字牌子!”
廣播一落音,整個村立馬活了。
罐頭廠女工們自發提前半小時到崗,蜂場那邊也提前安排了巡視人員,確保蜂群狀態良好。連陳奶奶都一大早在祠堂門口支起了茶爐,說是給幹活的人燙杯熱茶解解乏。
陳鵬飛站在廠區門口,望著一撥撥進廠的工人,有的打著哈欠,有的嘴裏叼著饃,有的扛著果筐邊走邊聊,卻都帶著一種踏實的勁。
“哥,今天咱分兩線走。”陳東過來遞上一張表,“你盯新裝那條半自動線,我和璐璐一起負責老線出貨包裝。”
陳鵬飛點頭:“記得重點看出料口的溫度曲線,新設備我昨天調試過,但你們再試跑一遍,不能讓蜜糖粘瓶底。”
“明白!”陳東應聲而去。
新線啟動後,整個廠區的節奏仿佛換了一種呼吸法。
蜂蜜線每小時灌裝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罐頭線的貼標速度也明顯提升,女工們動作熟練、分工明確,站在遠處看就像一台龐大而有序的機器,每個零件都在有節奏地轉動。
這天中午,鎮長帶著兩位農業署的幹部來視察。
“這氣象,比咱鎮上那幾個小企業都強。”鎮長看著一瓶瓶整齊排列、正待裝箱的罐頭,“你們這,是把村子辦成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