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回六零開網店,我帶全家豐衣足食

第67章 陳鵬飛的構想

幾天後,第一批完成實訓的十個村莊陸續返程。

送別的清晨,村道邊站滿了陳家村的村民。女工們給每位學員裝了一包路上吃的點心,老陳頭帶著幾個小孩揮著手,喊著“歡迎再來”。

站在車門邊,張浩一邊幫學員搬行李,一邊交代:“回去以後,別著急推廣,先穩住流程、先打好核心班底。別怕慢,怕的是一團火回去沒人接。”

陳鵬飛走到車前,最後一次看了大家一眼,說:

“你們是第一批走出來的人,別人會等著看你們成不成。你們要是站住了,那後麵的路就更容易開。”

有學員開口喊:“陳哥,你放心,我們幹不成,不回來見你。”

“幹不成回來見我也行。”陳鵬飛笑著揮手,“但回來前得想明白:你失敗是為啥,不明白就白來一趟。”

車緩緩駛出村口,道邊一麵紅旗迎風招展,上麵印著“蜜果複製計劃——第一期”。

這是陳家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經驗出村”,也是整個“蜜果學院”從試點走向體係化傳播的關鍵節點。

返程結束後,陳鵬飛沒有休息,而是立刻召集“蜜果運營小組”開總結會。

祠堂會議室裏,他在白板上寫下幾個問題:

1.

哪些村回去後能立刻啟動?

2.

3.

哪些人回去以後需要駐點支持?

4.

5.

哪些操作環節存在結構性複用難題?

6.

林璐璐提出:“我們的係統後台目前隻能支持本村操作,外村登錄容易出錯,建議開發多村協同版本。”

陳東也補充:“物流反饋裏,外地村的客戶處理效率比我們村慢三成。建議每個複製點配備一名我們村的客服輪崗駐點。”

芳蘭則皺著眉頭說:“我擔心不是流程,是人心。他們在這裏學得好,但回去以後會麵對質疑,會被拖後腿,會有各種借口放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