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回六零開網店,我帶全家豐衣足食

第74章 蜂窩村落

蜂窩網絡,經曆了最初的建設、共享、傳播,如今終於跨進了真正的“治理期”。

這個階段,最難的不是建立製度,而是讓人心相信製度不會被背叛。

製度不是寫在紙上,而是嵌進每一個行動裏、反應裏、抉擇裏。

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標題:

“從製度共建到製度自律——蜂窩平台第二階段戰略起點”

接著,他撥通了林璐璐的電話:

“下一步,把製度證人機製接進‘共治雲圖’,讓每一個節點合同、每一筆簽約行為,都能在圖譜上留痕。”

“咱們不是要抓住誰,而是要讓每個人都知道——你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平台都在記錄,曆史也會記得。”

電話那頭的林璐璐隻回了一句:

“我明白了,我們現在,不是在改製度,是在訓練一群人‘記住製度’。”

“記住它能被傷害,也能被保護。”

那一刻,平台最深層的核心,才真正亮出一個時代性的亮點:

——村治,從此進入製度透明與信任互證的新時代。

西河村的處罰在平台上掛了整整七天,熱度不降反升。

有村支持蜂窩,有村開始觀望,也有些人,在暗地裏動了別的心思。

第八天早上,陳家村村口,來了三輛車。

一行人下車,衣著光鮮、皮鞋鋥亮,其中一人開口就是:“我們是‘惠農聯盟’的,聽說你們搞製度搞得挺響,我們想跟你們談談合作。”

“什麽合作?”

陳鵬飛掃了他一眼,語氣平平。

那人掏出一份彩印宣傳冊:“我們可以為你們的蜂窩平台提供整套商業支持——供應鏈托管、訂單撮合、農業金融支持、直播平台對接,隻要你們肯開放接口,我們這邊有專業團隊,三個月內幫你們完成產業閉環。”

“我們打算把你們‘蜂窩網絡’整體包裝成一個品牌,直接推上全國,融資、上市都不是問題。”